行業動態
顛覆傳統將有非汽車企業獲得電動汽車生產資質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有消息指出國內電動汽車制造商有望突出桎梏,獲得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多家媒體指出這種放寬松的政策將會全面刺激電動汽車企業的發展和創新。
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制造商普遍面臨的問題是:有生產電動汽車的能力但是沒有生產電動汽車的資質,有生產資質的但是沒有成熟的技術。
國內這個資質是指有生產燃油車生產資質的汽車行業才能生產電動汽車。這種限制一下子將國內絕大的電動汽車企業難住,導致國內目前電動汽車生產都是采取電動汽車企業和傳統汽車行業合作,共同造車。也就是有實力的電動汽車企業借雞下蛋,必須和傳統汽車制造商合作才能造車,這讓很多有實力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有力氣沒地方使。
據悉此次政策放松是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兩家聯合針對目前提交生產資質申請的多加電動汽車企業進行評審,評審結果中技術合格的電動汽車企業才有資格或者新的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工信部和發改委兩家自信語言不久將會有新的企業獲得電動汽車生產資質,而這種評審方式或將引領電動汽車行業新的進補和變化。
以下引自苗圩原話:我再稍微補充下,這項工作是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兩家在負責,目前已經有一些非汽車企業在申請資質,我們了解已經有幾十家在申請,我們正在組織有關專家在做評審。預計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若干家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生產的資質許可范圍里。
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制造商普遍面臨的問題是:有生產電動汽車的能力但是沒有生產電動汽車的資質,有生產資質的但是沒有成熟的技術。
國內這個資質是指有生產燃油車生產資質的汽車行業才能生產電動汽車。這種限制一下子將國內絕大的電動汽車企業難住,導致國內目前電動汽車生產都是采取電動汽車企業和傳統汽車行業合作,共同造車。也就是有實力的電動汽車企業借雞下蛋,必須和傳統汽車制造商合作才能造車,這讓很多有實力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有力氣沒地方使。
據悉此次政策放松是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兩家聯合針對目前提交生產資質申請的多加電動汽車企業進行評審,評審結果中技術合格的電動汽車企業才有資格或者新的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工信部和發改委兩家自信語言不久將會有新的企業獲得電動汽車生產資質,而這種評審方式或將引領電動汽車行業新的進補和變化。
以下引自苗圩原話:我再稍微補充下,這項工作是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兩家在負責,目前已經有一些非汽車企業在申請資質,我們了解已經有幾十家在申請,我們正在組織有關專家在做評審。預計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若干家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生產的資質許可范圍里。